未分類

上一代人,隱忍不言的傷–《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》龍應台

上一代人,隱忍不言的傷-《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》龍應台 - 蒼野之鷹

大江大海一九四九.jpg

 

 

作者:龍應台

出版社:天下雜誌

出版日期:20090831

圖片來源:博客來網路書店

 

 

【閱讀感想

 

 

不必設想這本書將會給你帶來什麼,或是在你的心裡投下什麼樣的變化球。隨著文字的脈動,你必然會理解它能在那麼多人心裡造成衝擊的原因,因為連我自己也被裡面的文字給深深震撼住,我從沒想過一九四九也能是歷史的見證。

 

 

很難去定義《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》是什麼類型的書,可以確定的是,它談論的是我們的上一代,心裡隱忍不言的傷痛,也是一段快被遺忘的歷史痕跡。

 

 

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 p68-69

 

台北的劇院演出「四郎探母」,我特別帶了槐生去聽ー那時,他已經八十歲…我突然覺得身邊的槐生有點異樣…發現他已老淚縱橫哽咽出聲…是想起十五歲那年,一根扁擔兩個竹簍不告而別的那一刻嗎?是想起大雪紛飛,打碎了一碗的那一天嗎?是想那雙顏色愈來愈模糊的手納的布底鞋嗎?是想到槐生自己,和一千年前的四郎一樣,在戰爭的砲火聲中輾轉流離,在敵我的對峙中倉皇度日,七十年歲月如江水漂月,一生再也見不到那來不及道別的母親?一整齣戲,他的眼淚一直流…然後我意識到流淚的不只他…一位理著平頭、鬚髮皆白的老人也在拭淚…謝幕的掌聲中…四周多的是中年兒女陪伴而來的老人…失了根的蘭花,終日都在期盼能夠回到熟悉的土地,呼吸習慣的空氣,可惜總是事與願違。唯一剩下的,就只是存在腦海中的模糊記憶,與自己永不停歇的思念之情。

 

 

《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》起源於追尋父母的記憶隧道,後來擴大為重現一九四九歷史痕跡,作者不侷制於民族、彊界、海峽的限制,反而寫出一本精彩的好書。作者讓我們看見了世界,看見同處一九四九世界各地的歷史痕跡,英國、德國、日本、越南、中國、香港、台灣…這是一個戰火漫延下的時代,即使不同膚色、不同國界,我們仍是有著相同的恐懼與對未來的惘然。

 

 

不認同戰爭,於是想安於讀書,讓流亡學生這個詞出現。「智慧是在重重的危機中求得的!」就可以說明流亡學生的處境,如為了能夠平安地長大,安靜讀書而萬里輾轉的五千個師生,他們從南陽出發,準備前往沒有開戰的湖南,這五千多個學生,每走到一個深入人心站的地方,就會失去一部分的學生,他們的背包一放下,學生就開始升旗、唱國歌、讀書、聽課,「古文觀止」是他們在顛沛流離中的珍貴教材。一年後,抵達越南邊境的,只剩下不到三百人,真的是很令人訝異的數字,你問除了那三百人以外的人到那裡去了?我答:「成了軍隊的一部分」或是「成了淪落的異鄉人」亦或是「成了戰火下的亡魂」。

  

 

《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》交雜著許多與一九四九年相關人物的訪談,如:管管(訪問抓兵…)、陳清山與吳阿吉(少年離開卑南家鄉,在大陸當國軍、解放軍)、柯景星、蔡新宗(拉包爾的審判、及作為台籍監視員的心情及想法)、李維恂(拉包爾俘虜營)…等等,透過這些人的故事,讓我們反而更能瞭解一九四九,了解那個時代的無奈與哀傷,了解生離死別在這個時代而言,不過就是個常態罷了。

 

 

 

Author: 蒼野之鷹∣Starryeagle

閱讀與寫作者。 撰寫「原創言情小說、書籍」心得等文章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